政府今早(12日)公布,擴大「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」至4種公共交通工具,包括村巴、員工巴士、紅色小巴及街渡,但需要設有八達通付款,預料每年需補貼23億港元,約220萬人受惠。
根據早前公布的計劃內容,凡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港元的市民,其400港元以外的交通費,可獲25%的補貼,而金額以每月300港元為上限,補貼計劃亦包括港鐵、專營巴士、專線小巴、渡輪及電車的費用,無須申請。而取得補貼金的方法,是市民可在港鐵站、八達通服務站或以手機程式,於3個月內直接取得補貼,政府會將補貼金額存入其八達通卡內,而補貼的金額將不限用途。
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出席行政會議前公布計劃,指運輸及房屋局今日稍後會有詳細公布,又指若得到立法會撥款,計劃可於一年內落實,重申新增的4種公共交通工具需要符合特定要求,包括設置八達通機及提交相關文件。她又指,雖然希望撥款可在無爭議中通過,但擔心非建制派議員會拉布,舉例之前討論長者生活津貼及36億元教育新資源時亦有議員拉布,「所以(交通補貼計劃)未必一次會就傾掂。」